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回复: 0

村里早市未开消息传,张婶子树下哭诉攥着红色存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134
发表于 昨天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村里早市尚未开始,消息便已传开。张婶子昨晚在村口老槐树下坐了一整夜,她手里紧握着一本红色存折,哭得如同孩童一般。

我是在早上五点半听说这件事的,当时我正准备去地里看看,前两天种下了黄瓜苗。六叔骑着三轮车经过我家门口,他喊了一声:“老李,张家婶子出事了!”我披上衣服就跑了出去,隔壁的张婶子比我大不了几岁,在村里属于那种存在感不强的人,大家都知道她从事收废品的工作,但是没有人真正了解她。

槐树下围拢了十几个人。张婶子在树根边缩成一团,身上盖着一件不知是哪家的花棉袄,她脸上的泪痕已然干涸,然而眼睛却红通通的,好似两颗小灯笼。村主任的媳妇轻声对我说,从昨晚十点起张婶子就是这般模样,怎么劝说都不肯回家 。

张婶子看到了我,眼泪再次流了出来,她伸出了枯瘦的手,手心里拿着被汗水浸湿的红色存折。

“老李,你识字,你看看…这上面写的是真的吗?”

我不明白,她为何要问我这个问题。三十年来,村里人都清楚,张婶子是个“捡破烂的”。每天天还没亮,她就推着发出吱呀声的破三轮车出门,傍晚才回来。她的车斗里装满了纸箱、塑料瓶、废旧电池,还有别人家不要的锅碗瓢盆。

她的院子在我家西边,两家仅隔一道篱笆墙。那个院子好似迷宫,里面堆满了分类整齐的废品。村里人都嘲笑她是“守财奴”,就连小孩子都学会喊她“破烂婆” 。

我接过存折,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

“张秀兰,定期存款,伍拾万元整。”

五十万。

周围的人倒吸一口冷气。

张婶子抹着眼泪说道,昨天县里收废品的老板上门来了,说要收她院子里所有的东西,会一次性结清款项,给了她五十万,她表示自己没见过这么多钱……

要说起张婶子的故事,得从三十年前说起。

那时候村里刚刚通了电,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拉电线架电灯,只有张婶子家还点着煤油灯,她丈夫是个修钟表的手艺人,在县城有个小铺子,被人称作“钟表王”,两口子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不过也能温饱无忧 。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张婶子的一生。

她儿子——那时候还不到七岁的小宝,得了白血病。

“钟表王”变卖了全部家当,就连祖传的一套钟表修理工具也卖掉了 。手术费、化疗费如无底洞般吞噬着这个家庭的积蓄 。半年后 ,小宝离世了 。

“钟表王”支撑不下去了,喝下了农药想要自杀,在医院经过抢救后,变成了植物人 。

就这样,张婶子独自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她没有接受过教育,不具备专业技能,唯一擅长的事情就是回收废品。

三十年来,她每天推着三轮车,走遍村里村外,弯着腰在垃圾堆里翻找有价值的东西,她不嫌脏,不怕累,不在乎村里人异样的眼光。

“婶子,你攒这么多钱是要做什么啊?”村主任小心翼翼地问。

张婶子的目光穿过了人群,目光落在了远处的山上,山上有个小土包,那个小土包是小宝的坟。

我想要给小宝建造一个像样的坟墓,还要给小宝的爸爸购置一个好一些的轮椅。剩下的……她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剩下的我打算捐赠给村小学,用来建造一个图书室,将其命名为“小宝图书室”。

我这辈子没念过几天书,不过我明白读书很重要。小宝生前最爱看书了,只可惜村里没有图书室,他只能看我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破杂志 。

听到这里,许多村民都低下了头。以往他们将张婶子视作怪人,甚至还在背后讥笑她的“守财奴”行径,然而如今,他们为自身的偏见感到惭愧。

第二天,我特意去了一趟张婶子家。

我推开那扇快要倒下的木门,发现院子里空荡荡的。那些像山一样堆积的废品已被清理得一点不剩,只在地面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痕,这印痕就像某种无法解开的密码 。

张婶子坐在堂屋的小板凳上,她面前放着一个旧铁盒,我知道那是她丈夫的钟表工具盒,尽管里面的工具早就卖掉了,可她一直珍藏着这个空盒子。

“婶子,吃饭了没?”我问,其实是想知道她昨晚的事后续。

她先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好像不太能确定自己究竟有没有吃过东西。阳光从窗户斜着照射进来,照在了她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直到这时我才发觉,由于常年在外面经受风吹日晒,她的皮肤变得像老树皮那般粗糙 。

屋子里十分简陋,不过却出奇地干净。墙上贴着一张全家福,照片已经发黄了。照片中的“钟表王”穿着整洁的白衬衫。张婶子身着一件鲜艳的红裙子。她怀里抱着小宝。那是三十年前的模样,三个人笑得都极为灿烂。

角落里放置着一台旧电视机,电视机上面覆盖着一层灰尘。电视的旁边有一个小书架,书架上摆放着几本破旧的课本以及童话书,部分书页已然发黄卷边,不过它们被整齐地码放着,仿佛曾被人悉心呵护过。

张婶子顺着我的目光解释说,这些是小宝的书,她一直舍不得扔 ,语气中带着轻微的自豪 ,还说小宝虽然只上了半年学 ,但认识的字比她还多 。

她站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塑料袋,几张皱巴巴的纸装在这个塑料袋里,“这是小宝画的画,他说长大要当画家。”

纸上有着孩子稚嫩的笔触,笔触描绘出蓝天,笔触描绘出白云,笔触描绘出小房子,还有一家三口手牵手的简笔画。在画的右下角,字写得歪歪扭扭,写的是”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我沉默了。

张婶子拿起桌上的茶杯,那茶杯是用旧易拉罐做的,外面贴着一层塑料纸,塑料纸上还有小花的图案。她倒了半杯水给我,水里漂着几片茶叶,那些茶叶可能是她从哪里捡来的茶叶末 。

“老李,你说我这钱…够不够建个像样的图书室?”

我点点头:“够了,婶子,绰绰有余了。”

村小学的”小宝图书室”在半年后落成了。

村里首次举办如此隆重的仪式。县里领导前来参加。电视台记者也来了。张婶子身着村里妇女主任硬塞给她的新衣服。她站在剪彩台上。看起来有些局促。

图书室面积不大,不过光线十分明亮,四面的墙壁上全是书架,这些书架上摆满了崭新的图书。在正中央的墙上挂着小宝的照片,在照片的下方是他生前画的那幅全家福。

仪式结束了,张婶子没跟大家去吃庆功宴,她独自留在图书室里。我看到她轻柔地摩挲着书架上的书脊,仿佛是在摩挲自己儿子的脸庞。

“小宝,妈妈给你买了好多好多书。”“你看,这里有《十万个为什么》。”“还有《安徒生童话》。”她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眼泪又一次涌出来。

那天下午,我带着村里的孩子们来到图书室。张婶子坐在一张小椅子上。她给孩子们读故事。她识字不多。她已把那本《小红帽》翻来覆去看了无数遍。她几乎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

孩子们围坐在她身旁,静静地聆听着。阳光透过窗子照射进来,落在张婶子的脸上,她皱纹里好似充满了光。

如今,张婶子的丈夫离世了。他处于植物人状态二十多年后,“钟表王”最终解脱了。张婶子为他修建了一座像样的墓,这座墓就在小宝的墓旁边。

张婶子没有放弃生活,她依然每天早出晚归,不再去捡废品,而是去村小学的图书室当义工,她学会了整理书籍,学会了给孩子们读故事,甚至在村主任媳妇的帮助下学会了用电脑查找书目。

她依旧住在那个简易的小院子里,院子不再是废品堆积的地方。村里人主动帮她整理院子,还种上了花草。篱笆墙被修理得规规矩矩,院子中央栽种了一棵桃树,每当春天来临,满院子都是粉色的桃花。

村里人不再用“破烂婆”来称呼她,而是亲切地称她为“小宝妈妈”,或者亲切地称她为“图书室的张婶子”。

有时候,我会看见她坐在院子里的桃树下,她手里捧着一本书,一遍又一遍地念着,她嘴唇无声地蠕动,仿佛是在和谁对话。阳光透过桃叶的缝隙,在她身上落下斑驳的光影 。

她的眼角有了更多的皱纹,但眼神比以前明亮了许多。

去年冬天,有个记者从城里来,听说了张婶子的故事,便特意到村里采访。那天,张婶子难得打扮了一番,穿上了唯一一件像样的衣服,那件衣服是她在图书室剪彩时穿的,如今已洗得有些发白了。

记者问她:“您收废品三十年,吃了那么多苦,值得吗?”

张婶子思索了一番,说道,“确实是苦。夏天的时候,太阳炙烤得皮肤生疼。冬天时,手冻得如同冰块。有一回下雨,我在垃圾堆里捡到一本没怎么被雨水浸湿的《格林童话》,欢喜得好似捡到了珍贵的宝物,回来洗净、晾干后,送给了小学的孩子们…”

她停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但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值得的。你瞧那些孩子,怀里抱着书,笑得多么开心呀。要是小宝还在世,看到这么多书,肯定会比任何人都高兴。”

记者又问:“您后悔吗?”

张婶子摇摇头说,她不后悔 。小宝走了 ,他爸也走了 ,但村里的孩子们还在 ,他们就像她的孩子一样 。昨天有个小女孩拉着她的手 ,叫她“故事奶奶” ,那一刻 ,她心里暖暖的 。

前不久,张婶子生了一场大病,住了半个月的院。

出院那天,令所有人感到惊讶的是,村小学的操场上站满了孩子 ,他们每人手里都捧着一本书 ,在老师的带领下 ,齐声喊道 :“张奶奶,我们爱你!”

张婶子站在操场边,泪流满面。

医生表示她或许维持不了太长时间,然而张婶子好像并不在乎。她声称自己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使小宝的名字始终留在这个村子里,让孩子们能够读书 。

她常常这样讲,她这辈子没读过几本书,可她知道书非常重要 。

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窗外正下着小雨。

透过窗户,我能看见张婶子家的桃树开花了,花瓣是粉红色的,在雨中轻轻摇曳。张婶子坐在树下的小板凳上,身边围着几个孩子,孩子们都打着伞,张婶子正在给他们讲故事。

雨水浸湿了她的衣裳,然而她好像完全没有察觉,全神贯注地翻动着手里的书页。

那本破旧的《小红帽》,她已翻阅了无数次,书页边缘都被磨圆了。在孩子们眼中,它依旧是最精彩的故事。而张婶子,是最出色的讲述者。

有人问我:像张婶子这样的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么苦的人生道路?

我思考了一番,也许是源于爱。爱可以使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失去了最为心爱的亲人之后,仍旧拥有勇气捡起生活的碎片,并且将它们拼接成一个美好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从中获益。

是的,这就是爱。她收集的那些废品,看起来毫无价值,然而在她手里,却变成了价值连城的宝贝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3 11:09 , Processed in 0.12535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