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0

盘点雅昌拍卖指数库中价格最高的当代书法家及作品价格情况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189
发表于 2025-5-5 12: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书法家而言,一幅作品能有几万元的市场价便十分令人羡慕,然而有个别名气极大的书法家,其作品价格达到每平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这更让人不敢企及,世间之事存在即合理,对于喜爱这些大名气书法家作品的人来说,即便价格再高也愿意接受,对于不喜欢的人而言,哪怕是千元也觉得不值 。这里笔者依据雅昌拍卖指数库中历年各大拍卖行,找出拍出价格最高的当代书法家,然后按照成交额高低依次列出 。

01

[]

沈鹏名气很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其书法价格也很高 。沈鹏名气大是因为他在中书协挂职时间长 ,在14年时间里收获了众多学生 ,提升了他在书法界的地位 。其书法价格高与“官本位效应”关联极大 ,字因人贵 ,很多人冲着他的名气而来 。单从艺术风格来讲,沈鹏的书法展现出显著的晋唐法度,然而与此同时,他又突破了现有的法度,在更高层次探寻书法的自由。他将求“意”求“趣”当作审美去追求,表达出对高远精神境界的理想,把书法视作一种主体精神,追求艺术功力转化的审美形态。他的作品备受追捧,历年都有出色表现。其最高拍卖价的一幅四尺斗方拍出了高价,价格为540万元,折合下来每平尺是135万元。

02

成忠臣(每平尺最高拍卖价80万元)

成忠臣是当代书坛高水平大家,真正以艺服人。其作品能有高价,完全是真实实力得到广泛认可的体现。“成忠臣现象”是市场理性回归的必然。他脱离毛壳的新体势草书,笔法笔笔合古意,真力弥满。笔走龙蛇中尽显万千气象。其草书线条生涩、奔放、老辣,使人感到凝重、突出、劲险 。成忠臣的草书和沈鹏的书法一样,并非平面的,而是立体的,质感很强,力感也很强。有行家认为,成忠臣草书的最大特点,是写出了草书线条的至高境界,表达出“屋漏痕”“如锥画沙”“印印泥”“虫蛀纹”这些高难度特征。他的作品在拍场上广受欢迎,成交情况令人欣喜。在香港举办的拍卖专场里,一幅书法作品被拍卖,该书法为二字二平尺,最终拍出了160万元的价格,折合下来每平尺是80万元。

03

[]

在当代书画界,若论关注度,若论名气,恐怕很难有人能与范曾相比。范曾的书法广受质疑,不少人觉得其书法用笔生硬,毫无变化,是那种一黑到底的平面风格,结体也很呆板。甚至有人评价其书法,只是靠扭捏的造型来强调视觉感受。最遭人吐槽的说法是“范曾自创了尿壳郎体”,完全不入流,破坏了书法的美感!还有人称他的字是静脉曲张体,说不健康,看着不自然,可这些不过是出于嫉妒的人胡乱喷、胡乱贬,而实际上范曾是有一定实力和魅力的。他是争议性最大的书画家,有人喜欢他的书法,这足以证明他还是有一定能力的,这一点谁也否定不了!搜索范曾历年书法拍卖的最高价,有一幅四尺对开的四字书法,其拍出了270万元的价格,折合下来每平尺为68万元。

04



启功(每平尺最高拍卖价60万元)

启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作为一代学者、书协主席、西冷印社社长、红学家、国学大师、鉴定学家等多重身份的辅助促成 ,他的书法辨识度极高 ,在专业人士看来 ,有人觉得启功不懂笔法 ,其书法的技术性不强 ,不够宽博大气 ,格局较小 ,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特点 ,他的小字写得好看 ,但大字显得单薄 。在民间百姓眼中,他们认为笔法收放自如,而且简练、干净。这是因为高书不入俗眼,还因为启功字体适合大众口味。在大众心目中,像楷书之类的字才是好字。在笔者看来,启功书法源于传统,其早年主要受赵孟頫与董其昌影响,到了晚年进行取舍简化,选取自己需要的,采用自己能用的,在技法方面十分成熟,展现出不温不火、不激不厉的特点,进而逐步形成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启体。启功书法向来是拍卖场上的热门畅销品,其最高价拍出了每平尺60万元的高价。

05

欧阳中石(每平尺最高拍卖价4 0 万元)

欧阳中石在书法界声名远扬,名气极大,他的门徒数量众多,影响力十分广泛。单从书法本身来看,他受到了业内专家的诸多质疑与批评,他的成就并非体现在书法本身上,而是在书法教育方面,他是一位知名的书法教育老师,创立了书法博士专业,培育出了一大批高学历的书法人才。从书法层面来讲,他的造诣未达一定高度,其字如同农村老先生写对联的字体,笔画用墨过多,笔不节制用墨,墨浓重且笔画肥厚,缺少筋骨支撑,肉多却无筋,每个字都有类似肥人气喘的弊端,给人绵软无法立稳的危险感觉。这是由于他中锋用笔时力道不够,偏锋用笔过于琐碎,致使笔画堆积如肉,筋骨不明显,呈现出软质特征,其字是典型的“墨猪” 。他的书法在拍卖场上拍出高价,这并非是因为他的书艺有多高超,而是完全由名人效应所导致的。如果了解他的最高拍卖价,就会惊奇地发现曾有过每平尺40万的拍卖记录。

06

刘炳森(每平尺最高拍卖价35万元)

在当代书坛,一提起隶书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刘炳森 ,他的隶书在全国堪称一绝 ,声誉极高 ,但也存在各种不同看法 ,颇具争议 。有人觉得刘炳森的隶书呈现出一种整齐之美 ,有人却认为这种美是个弊端 ,显得很俗气 。从整体来看 ,刘炳森的隶书整齐端庄 ,用笔十分流美 ,规范大气 。但有人觉得这种大气显得呆板,字距和行距的排列雷同,缺乏艺术美感。不过也有业内行家评价较为中肯,称刘的隶书有独特之处,把行书笔意运用到隶书上,点画间有明显牵丝引带,是一种独特创新。刘炳森除隶书外还擅长一种精到的楷书,用笔稳健,法度严谨,融合了颜楷的横笔特点。有人觉得刘的楷书比其隶书更为精到,不逊色于任何楷书大家 ,刘炳森书法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便活跃于市场 ,历年在各大拍卖场上都有热度 ,最高拍卖价有每平尺35万的成交记录 。

07

张海(每平尺最高拍卖价3 0 万元)



张海和刘炳森一样,凭借隶书在书坛享有声誉。张海名气颇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曾担任中书协主席一职。古往今来,只要是名家尤其是大名家,都会有褒有贬,张海也不例外。张海的隶书与刘炳森的不同,具有自身特点,和普通隶书存在区别。从笔画以及运笔方面来看,他的隶书作品中,横竖并非遵循横平竖直的常规方式,还带有诸多连笔 。一般的传统隶书较为工整且独立,遵循规范套路的习笔规律。张海隶书具有个性,风格独特,别出心裁,自成一体。它既有对古法的坚守,又有独特创新。张海隶书嫁接了草书笔意,控笔控墨能力强,将枯笔运用到极致,令人赞叹。张海隶书书法在各大拍场上向来有不俗表现,其最高拍卖价达到每平尺30万元 。

08

王镛(每平尺最高拍卖价 30 万元)

王镛身为一代书画大家,也存在较大争议。他的美术作品始终受到大众认可,然而其书法因独特笔墨,引发众多人的争论 。王镛擅长篆书,他的篆书过度追求具有现代意义的美学特征,以及呈现现代思维的书法格局,因此他的篆书打破了传统篆书的形神格局,其线条粗糙歪乱,如同小儿胡乱涂鸦般杂乱无章,完全没有一点书法应有的样子,故而被许多人称作鬼画符 。但在真正的业内行家看来,王镛的篆书格调高古,其笔画线条在平直之中极具变化,个性相当鲜明,追求“趣”与“意”,特别是结体空间刚直曲弯,于外拓中巧妙收内捩,开阔平静,上开下合,立意极为高古,还在六朝碑版、汉魏简牍中融入了现代文化魅力。日本学者十分推崇王镛,在他们的观点中,当代中国书坛里,真正称得上“得笔”“得法”“得趣”的书法家只有沈鹏、王镛、成忠臣三人。王镛一幅七平尺作品的书法最高拍卖价为207万元,折合下来每平尺将近30万元。

09

李铎(每平尺最高拍卖价26万元)

李铎是军旅书家,他名气很大。他的书法整体给人雄浑苍茫之感,还有一种“霸气”。在取法方面,他不仅从碑的刚劲入手,还做到了兼容并蓄。在用笔上,他颇为讲究,中锋行笔的理念贯穿始终,线条呈现出苍劲之感,特点是大气厚重。业内行家批评其字缺少明显的粗细变化,显得僵硬呆板,立体感不强,墨色变化不大。李铎书法一幅四尺的最高拍卖价记录为207万元,折合每平尺26万元。

10

田英章(每平尺最高拍卖价14万元)

田英章是网红,也是当代楷书名家。有人将他的楷书赞誉为当代欧楷第一人,他把欧阳询的楷书写到了极致,且有独到之处,是在继承中谋求发展。他出版了多部书法学习的专著,为普及书法教育有一定贡献,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事实。但就书法本身来说,有业内专家觉得二田楷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只是一种写字,是一种类似印刷品的匠活 。田的名气依靠网络,并且追捧他的粉丝众多 ,这些人不清楚写字与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区别是什么 ,不明就里地跟着起哄将楷书捧为艺术 ,过度地抬高二田楷书 。搜索各大拍卖公司历年成交数据后,竟然发现田英章有一幅四尺书法拍出了115万元的高价,这实在令人意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13 13:23 , Processed in 0.1072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