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回复: 0

留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从优越到割裂,不同背景下的挑战与奋斗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273
发表于 2025-3-3 09: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留学生似乎是优越人生的代表;实际上,它是学生时代人与人产生割裂的开端。

出国读书是一种选择。并非人人都是富二代。家境良好的留学生会在留学期间飙车、开趴、买买买。而家庭条件一般的留学生则会通过打工来省钱,并且还会担心随时会断供。

在一般条件下,与出身一二线城市小康家庭的学生不同,家境普通的县城留学生因要掏空家里积蓄来读书而承受着巨大压力,他们早早地告别了“清澈又愚蠢”,成为了这个链条的一端。

他们没有在社交媒体上炫富的资本,也没有进行全球旅游的钱财,他们是留学生当中最为沉默的那一群。

他们通常有相似的画像:其一,有很强的驱动力,能够凭借互联网打破信息差;其二,家庭不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或者自身是独生子女,家人愿意全力扶持;其三,有机会了解出国的生活,并且善于把握机会;其四,目的性很强,在国外不会被纸醉金迷的生活所诱惑而沉沦,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留在国外工作。

要成为县城的“天选之子”,就必须同时满足这四项条件,然后用一纸学历去迎接更广阔的人生选择。

性格能够决定命运,这种现象在县城留学生的身上体现得非常充分和彻底。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想通过留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前提条件是首先要有能够改变命运的资本,也就是这个“命”。

用一套房换留学文凭,也要有运气

去法国读了研究生后,若想在老家买房,基本上是没可能的。

在一套房和学位之间,雅婷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雅婷于浙江的县城中长大。当地的房价为每平 2 万。她的父母均为基层员工。他们攒下了刚好足够购买一套房的积蓄,且没有额外的资产。985 本科毕业之后,她被某所法国名校的管理学研究生专业所录取。该专业的学费一年大约 20 万元。

雅婷在飞机上(受访者供图)

欧洲的留学费用与英美澳相比相对较低,也更划算。然而,她的父母却坚决表示反对。

幸运的是,雅婷的母亲不支持出国。然而,她认可一张研究生文凭的含金量。在她们的认知中,学位越高就越有面子,多读书总归是好的。至于去法国还是北京,除了距离都很远这一点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雅婷在 985 读书期间,曾在北京的国际组织实习过一段时间。那时,她的母亲抱怨北京离家太远,更希望她待在浙江,或者待在上海,又或者待在老家县城。

雅婷的母亲会有所担心,她要是到了法国,由于距离变得更遥远以及机票价格更贵,可能就不会回家了,“这样的话,这个女儿就好像是白养了一样。”

为了争取到读研的学费,雅婷每天在家里游说“拉投资”。

她首先从母亲开始行动。今天,她向母亲阐述管理学专业在考公考编方面会更具优势;明天,她又摆出自己未来的职业计划。只要母亲的态度稍微有一点转变,她就会动员母亲以及奶奶一起去说服父亲。因为父亲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

幸运的是,雅婷是独生女且备受疼爱。父母即便不支持,可因为只有这一个孩子,最终还是愿意为女儿的梦想去拼一把。

雅婷吃的白人饭(受访者供图)

晓菲也有类似的情景。她出生在河南的县城,家中有一个妹妹,家族里的晚辈们全部都是女孩。

初中时,晓菲转到了洛阳的寄宿学校。有一个同学,其家里是做生意的,并且准备出国。这个同学的父母找到晓菲家里,想要找一个品学兼优的“学伴”。晓菲的母亲在美国读书期间,就这样向别人定义她在国外的生活。

大二时,晓菲的家里遭遇了担保被骗的情况,并且投资也失败了,从此再也没有能力承担全部的学费。无奈之下,家里卖掉了市中心的那套房子,以此来支付留学的开支。而晓菲则一边上学,一边做副业来挣钱。

我们家没有男孩,所以不存在重男轻女这种情况。然而,如果我们家有男孩,那可能会有重男轻女的现象。晓菲毫不避讳地表达道,从小,她父母对她的态度是托举式的。打个比方来说,当她父母的月薪只有 1000 元的时候,他们却会花费 2000 元给她买一个教学玩具。

县城小孩,尤其是县城女孩开启海外留学有这样的一步必要条件:其一,家庭教育观念较为超前;其二,愿意将本就不多的资源全部投资到自己身上,即便要付出一套房的代价。父母认为女孩并不比男孩差,而这种前提本身就蕴含着隐晦的男女对比。

晓菲镜头下的西雅图(受访者供图)

必须承认,在那种“重男轻女现象有所减缓”都能成为新闻的县城里,要获得这样全身心投入的家庭支持,运气占据着很大的比重。



孩子要拉到家人的投资去留学,需从小就展现出好学的特质,需展现出聪明的特质,需展现出对自己负责的特质等世俗意义上的优良品质,这样家长才会认为,砸锅卖铁去拿一个文凭是有盼头的。

有多少人能在玩泥巴的懵懂无知年纪就展现出这些特质呢?在这件事上,晓菲是幸运的。她从小就很要强,并且乐于主动去接受新事物。她事事都会与父母沟通并征求同意,这也为以后父母放心地支持她留学埋下了伏笔。

她 13 岁时,跟随学校的游学团前往了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她看到了普通家庭能够居住带有泳池的大别墅。并且她还了解到,澳洲留学的学费在所有国家中是相对较低的。

她产生了去澳大利亚读研或者读本科的念头。游学结束之后,晓菲借助网络进行检索,并且已经将澳大利亚大学的排名记得非常熟练。

15 岁时,晓菲从身为编剧的舅舅那里得知,编导专业更注重创作的硬实力,而不是单一的选拔标准。那时,她就为未来确定了目标,决定不参加高考,而是走艺考之路,报考编导专业。结合想去澳洲的想法,晓菲与母亲进行了初步沟通,母亲也支持她的这一决定,母亲说:“按照我当时的路径,不管是在国内高考还是参加艺考,未来肯定是会出去读研的。”

所以,16 岁的时候,初中同学一起出去留学的契机降临了。她再次自己做了主,并且在全家的支持下,把自己送出了国。

县城个例,靠互联网打破信息差

家境良好的留学生面临学费断供是一件偶然的大事。16 岁出国后,交不起学费和生活费对县城留学生晓菲而言是常有的事。

晓菲的父母在县城工作,他们的职业还算得上是体面的。然而,他们一个月的平均工资大概在 4000 元左右,这点工资完全无法承担她在美国的开销。

在公立大学读书一年,学费相对较低,需要准备至少 30 万元人民币。社区大学的学费约为公立大学学费的三分之一。

晓菲首先在美国的社区大学进行学习。之后,她转到了美国南部一所排名处于中等水平的公立大学。为了能够维持生活,她从事过代购的工作,也售卖过美瞳。同时,她还做过代写作业以及代课等处于“灰色地带”的事情。在收入最多的时候,她一个月能够赚到两千美元。

然而对于家境较好的留学生而言,两千刀或许仅仅是每个月的基本生活费。

晓菲镜头下的Arch国家公园(受访者供图)

晓菲的学费主要是东拼西凑的。她向朋友借了一些学费,她的爷爷奶奶给了钱,叔叔婶婶也给了钱。而在县城,很少有家庭愿意去扶持这样一个孩子。

晓菲在最穷的时候,卡里仅有 70 美元。这 70 美元当中,有 50 美元是不能动用的银行基础存款。因为如果卡里的钱少于这个数额,银行就会按月扣除管理费用。

她要想办法用 20 美元维持一周的生活。家里知晓这个状况,然而他们没有办法,他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全力。

虽然没什么钱,但留学的日子依然被晓菲过得有声有色。

晓菲回忆,她的朋友们有的是从小地方出来的,有的在大城市长大。他们的家庭条件都很一般,对国际教育还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里,一群刚成年的小孩,既没有社会经验,又没有钱,势必会报团取暖。

在升学和就业方面的经验上,没有他人能够引领我们,也不存在家庭为我们做好兜底规划的情况,我们只能凭借自身去不断努力和奋斗。正因如此,我的优势就体现在更懂得规划,并且思路更加清晰一些。

晓菲最擅长的是搜集信息,并且通过网络来打破信息差,这也是她从小就一直在做的事情。所以,在美国留学期间,她会帮助朋友选课,还会监督他们的学习。在平时,有车的人会载着大家去超市买菜和上学,大家一起做饭、收拾,也会一起窝在客厅里看电影、打游戏。

所以,晓菲慢慢形成了朋友圈,且这些朋友志同道合。她曾经帮助过的朋友,后来成为了毕业后职场上的一个客户。每一个县城留学生都要不断从身边人和网络搜集资料,然后将其为自己所用,这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雅婷在 985 院校念本科,在申请英国交换项目时,不断向各路学长学姐请教,还在学校内网以及小红书上搜集所有的零碎信息,最终将这些信息拼凑成了一份申请攻略,并且从激烈的竞争中成功脱颖而出。

雅婷在英国大学交换(受访者供图)

大学期间,雅婷在政府和国际组织实习过。她发现,仅仅从事行政工作,筹备一些活动,写写新闻稿,这样的话,“会把路走窄”。于是,她为自己定下目标,要利用跨专业的研究生课程来实现职业转型。

申请研究生时,她又从社媒上找到了各个目标学校的学长学姐们,也找到了各个目标专业的学长学姐们。然后,她逐个去询问申请的难易程度,询问就读体验,询问专业就业前景。

当时,所有待申请学校的名单已经确定。申请进程已经进行到一半。雅婷偶然发现,法国的项目非常适合像她这样没有商科基础的学生去跨界找工作。如果她能够入学,预计需要花费 2 到 3 年的时间。其中第一年上学,第二年要做两段为期 6 个月的当地实习,第三年结业。

这种项目会考虑到实习和工作。雅婷从海量“过来人”的经验里进行挑选。她千挑万选,最终选出了这个理想选择。这个选择适合留在欧洲工作,并且好就业。

她临时参加了半个月的考试,取得了 GRE 成绩。接着她马上进行了申请,在被法国学校录取之后,就再也没有申请过其他学校。雅婷对自己的家庭条件非常清楚,从性价比方面来考虑,法国几乎是一个无需过多思考就可做出的选择。

她介绍说,法国的学费和生活费比欧美国家低很多。哥伦比亚大学录取了她,但一年的花费高达一百多万。英国的学校一年大概要三四十万,而法国只要二三十万。具体的数字呈现眼前,其性价比十分清晰。

看不见的缝隙



雅婷通过高考考上了 985 大学,在大学期间接触到了在县城无法触及的人事物。如今她身在法国的公寓,正盘算着要在欧洲找工作。她觉得自己的人生早就因为学历而发生了改变。

上了 985 之后,我才知晓原来存在着如此多的可能性。原来还有这么多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资源。接着我开始一点一点地筹备出国事宜,之后不断地去了解其他的可能性。

雅婷在英国大学交换的生活(受访者供图)

雅婷打通电话时,正在为两小时后学校职业规划师的一对一辅导感到焦虑。她在思考怎样利用留学,以便能够再往上够一够。

雅婷希望能在法国或者欧洲的其他城市找到一份咨询行业的实习工作。她打算通过这份实习,在毕业后转正并留在欧洲。之后,她还想跳槽回到国内。

她不知道怎样做才能顺利获得理想工作,同时担心身为中国人的自己会如同前辈那般,在欧洲职场遭受歧视。

不能像富二代同学那样,肆意潇洒地享受单纯的校园生活,同时还要时刻为没有托底的后路而心焦;在国外挣钱的道路尚不清晰,并且势必会受到隐形天花板的制约;即便回国在北上广工作,家里也难以拿出启动资金买房,无法真正留在当地;然而留学成本高昂,放下一切回到老家,又有些不甘心。

雅婷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块夹心饼干,这也是所有和她一样的县城留学生都会遭遇的困境。

这一腔苦闷难以向留在县城当公务员的好友倾诉。在县城中,几乎找不到和她有相同经历的人。而且,向好友倾诉还可能招来夹杂着一丝羡慕的不理解。

雅婷感慨道,她处于中间的位置。朋友们让她多发点朋友圈,多聊聊国外的生活,还说她是他们看世界的窗口,然而她不会讲。朋友们会觉得,她都能花这么多钱出国了,而他们都还没去过,所以这点困难在他们看来不值一提。

雅婷留学的窗景(受访者供图)

当看到“斯坦福博士当基层公务员”的新闻时,雅婷心里产生了疑问。从十几年高等教育的投入成本角度来考虑,基层公务员的薪资能够收回成本吗?

后来我们谈及此事,她停顿了一下,接着在电话中说道:“然而,他或许只是在找寻最为喜爱的生活方式,等他自己想明白了,就不会有问题了。”

晓菲目前从事国际教育行业。在工作过程中,她时常会被学生家长在不经意间进行评估。她在美国经历了转学、取得文凭以及拿到工签这些事情,并且这些经历一直是她的加分项。

读社区大学期间,互联网的信息尚未大量涌现。晓菲主要在知乎和论坛上查看哪些大学的哪些专业更容易申请以及更好就业。学长学姐给她推荐了一个中介,该中介为晓菲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选校建议和就读体验。

晓菲通过信息检索以及参考学长学姐的经验,完成了转学这件事。这种经历和现在的国际教育事业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并且,晓菲也因为此在很多学生当中积累起了较高的信任度。

她有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来自山东。该学生去美国留学的预算最多为 80 万。他想通过留学转型成为码农。其目标是在美国找到工作。并且,他还有一个弟弟。

晓菲告诉对方,在她的那些学生当中,这种家庭条件属于不好的情况。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她会尽自己所能,帮助对方挑选一所既价格便宜又容易找到工作的学校。

几年前,她为了毕业后能在美国找到工作,从众多的信息流里找出一所合适的公立大校。毕业后,她终于如愿拿到了美国的 H1B 工签。回忆起转学的选择时,晓菲仍倾向于归结为“选择大于努力”。

现在,晓菲的家已经摆脱了困境,不再有经济上的压力。正因如此,她才有安全感去从事自己喜爱的事情。等工作攒够了钱,晓菲会再次出国去读研究生,以获得一个研究生文凭。

结语

留学毕业后,普通留学生不像县城婆罗门那样有裙带关系,他们不是既得利益者。县城的工作无法给予他们与海外学历等值的回报。他们怀揣着被歧视的担忧,孤注一掷地投入国外和北上广的职场,而当地的高房价又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属于这里。

老家回不去,大城市留不下,仿佛在任何地方都像是隐形人。然而,正因起点很低,所以无论怎样走都是在向上。

他们不知道何时才能挣够留学回本的钱。然而,就如同“出国总比在县城呆着好”这一想法一样,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怀揣着海外文凭,持续奔赴下一个大城市。

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五环外授权发布了本文,本平台只负责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投资界进行处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15 10:50 , Processed in 0.1038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