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回复: 0

乒乓世界杂志2010.03期:中国乒乓球教练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耕耘与贡献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1757
发表于 2025-3-6 10: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耕耘在大洋洲的中国乒球教练 辛勤劳动播撒希望

乒乓世界杂志2010.03.2308:17

耕耘在大洋洲的中国乒乓球人

文/叶佩琼、李世铭

2009 年的秋天,我们前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旅游。在那里,我们见到了那些在南半球辛勤劳作的中国乒乓球教练们。当我们看到他们在海外工作以及生活的状况时,心中感慨万千。

新南威尔士的“PAUL 赵”

在澳大利亚悉尼,我们去看望了担任新南威尔士州总教练的赵卫东。他在上世纪 70 年代是铁道兵和八一乒乓球队的一员。他是现任中国乒乓球女队主教练施之皓以及主管教练李隼的同队战友。他的教练生涯十分丰富,曾担任过福建乒乓球女队教练,还带过陈子荷,并且曾前往台岛进行任教。1986 年在无锡大集训时,他带过一些队员,这些队员日后有很多都成为了乒乓球尖子。在援外训练班进行国内实习期间,他在鞍山带过少年时期的王越古。之后前往科威特援外,恰好赶上伊拉克入侵,中国教练组大批撤出,于是他也回国了。

20 年前,赵卫东前往澳大利亚并在那里定居。然而,那难以割舍的乒乓情感促使他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商务工作,重新回归到乒乓球领域,并担任了新南威尔士州的总教练。在教练岗位上,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 8 年来,在澳大利亚全国各个不同组别举办的比赛中,他都表现出色,深受澳洲乒乓球界人士的爱戴。他常常表示自己是一个“对乒乓球运动极为痴迷的‘个体户’”。

赵卫东的一天以这样的方式开启:每天在 8 点之前,他得赶到他所负责的几个小学点的体育馆。到了那儿后,他独自一人把 8 张乒乓球桌支起来。紧接着,学生们陆续来到体育馆。他们从训练箱里挑选出自己中意的球拍,开始先进行热身活动。因为乒乓球台少而学生人数多,所以赵教练站在一旁发球,孩子们则在另一边接球。并且孩子们还绕着乒乓球台子一圈圈地进行接球接力比赛,玩得特别开心,没过一会儿就浑身大汗淋漓了。在这种类似“拉大网”的“玩”的过程中,赵卫东找到了不少人才。预备铃在 9 点前响起,孩子们扔下拍子就去上课了,而赵卫东还需要将球台一个个推回仓库,把球拍一个个收拾好,为下节课做准备。这样的“启蒙课”,虽然能给赵卫东带来一定收入,然而其风险是很大的。由于在这种课前活动里,一旦孩子们出现任何问题,授课教练就需要承担全部责任,所以教练给每个学生都购买了保险。并且球台、球拍、球网等这些物品也是赵卫东用自己的钱置办的,一次性投入的金额很大。



赵教练在“普及课”上独具慧眼。他把条件较好的孩子动员到自己的乒乓球教室。这个教室设在他家里,中间有一张球台,四周张贴着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海报。学生们的年龄和水平各不相同。学生们每周会进行一两次“系统训练”。年龄较大的多是爱好乒乓球的华人或白人,年龄较小的是从各个学校找来的“希望之星”,赵卫东需要从握板开始教起。与在国内做教练不一样的是,在澳大利亚做教练,赵卫东每件事都亲自去做,有时候一天就要陪伴 7 到 8 个人训练,这是一个大强度的“体力活儿”。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当中,体育文化得到普及,犯罪率有所减少。今年年初,他与纽省的警察展开社区合作,在民警训练中心共同创办了一个“PCYC”以及“赵卫东(其英文名字为 PAUL 赵)”乒乓球俱乐部,并且每周日都会向社会开放。从下午 1 点一直到晚上 10 点,17 张球台始终都是满满的。悉尼的乒乓球爱好者都汇聚于此,其中有华人,有韩国人,有日本人,有白人,还有阿拉伯人。球友们相互切磋对战,赵教练陪伴着被动员来的几个特别的人进行深入练习。就像在国内一样,那些期望子女成才的家长们,有的为他们的子女捡球,有的在挡板后面满怀期待地等着……

这个俱乐部的资金构成如下:俱乐部方面提供场地以及一半的球台;赵教练负责另一半的球台以及技术方面的事宜;入会费归俱乐部所有;其他收入则由双方进行分配。赵卫东有着深厚的中国情结,他所购买的乒乓器材全部都是中国制造的。因为场地较为宽敞,球台等设施也很不错,所以经营方感到非常满意,并且打算加大投入,对场地进行进一步的装修。

“PAUL 赵”的学生们在全国比赛中成绩优异,所以“PAUL 赵”在家长和学生们当中有着很高的威信,大家都乐意找他来教授。并且赵卫东为人正直且热情,还广交好友,乐于助人,正因如此,很多华人乒乓球运动员都愿意加入他的俱乐部,担任助理教练,以帮助他开展业务。“PCYC”的主席与经理和“PAUL 赵”之间合作得十分紧密。他们觉得这是一项极具意义的公益事业。“PAUL 赵”正在澳洲这片土地上,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勤劳作,播撒着乒乓球的希望。

奥克兰的中国乒乓球教练们

在新西兰北岛的奥克兰,也有一群中国老乒乓球人活跃的身影。

新西兰是英联邦国家,所以其乒乓球运动受起源国英国的影响较大。在 20 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就已经在新西兰开展了。1924 年,新西兰的“乒乓球协会”得以成立,并且在 90 多年的时间里传承有序。

新西兰乒协的办公室很宽敞,墙上张贴着历届乒协干部的名单。在 1961 年第 26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期间举办的“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代表大会”上,弗·阿·格·约翰斯通被选为国际乒联大洋洲的副主席,并且他在国内担任协会工作的时间也是最长的。新西兰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参加乒乓球运动的人数较为有限。并且,这一人数远比不上橄榄球、板球、帆船等大项目的参与人数。

上世纪末来临,随着华人移民数量的增多,这项在本地已有一定根基的运动,又如同野火燎原般活跃起来。奥克兰乒乓球协会花费资金在市中心购置土地,建成了一个专门的乒乓球馆,里面有 20 多张球台。任何人都能够加入,会费为 470 新元,加入后可以获得一把既能打开馆门又能开灯的钥匙,并且 24 小时都可以在馆内进行练习。

中国资深教练陆巨芳在奥克兰。她在相关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贡献。(由于原文中关于陆巨芳的信息较少,只能进行简单补充说明)陆巨芳曾是中国青年队队员,后来担任八一乒乓球队女队教练。他曾带过世界冠军曹臻一段时间。在 21 世纪初,他被派往澳门任教。他退休后跟随儿子到新西兰定居,这使得新西兰的乒乓球运动变得活跃起来。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几个华人小姑娘练习得很有样子。我们期待着这些由中国教练辛勤浇灌的“花朵”在国际乒坛上绽放。

一位华人企业家吴鸿斌值得特别提及。他热爱乒乓球,如今是日本蝴蝶公司在新西兰的总代理,同时还是奥克兰乒协的副主席。他时常自费赞助乒乓球活动。当谈到新西兰的乒乓球运动时,他感慨不已:“全国仅有 2000 多人打乒乓球,怎能与祖国相比呢!”他的儿子在刘玉成的培育下,成为了大洋洲 15 岁组的单打冠军。今年打算把他送回国内去培训。希望他能够与那些水平高的对手进行对练。这样他就能再提升一个层次。

“怕狼”与“养狼”



十几年前,中国乒乓球男队处于低谷状态。那时,我们曾大声呼喊“狼来了!” 如今,在世界大赛的赛场上,当四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让一些原本的冠军国失去了脾气,不再愿意“陪太子读书”。此时,我们的乒乓球运动便产生了“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当初,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决赛之际,瑞典国王亲自前往现场为老瓦观战。然而如今,就连瑞典和韩国这样的国家都觉得该项目玩起来没劲儿,那么这个项目在奥运会中还能站得住脚吗?

我们推出了全球发展推广计划,此计划被人称作“养狼”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把外国的高手引入中国的乒超联赛,为他们举办培训班以提高他们与中国队抗衡的能力,甚至在一些比赛中为外国队留出部分机会。

我认为这仅是一些处于“竞技乒乓球”概念范畴内的“小乒乓球策略”。对于一个将乒乓球当作国球的乒乓大国而言,我们应当把目光放得更为长远。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在全世界推广普及乒乓球”的责任。倘若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爱好者能达到足球爱好者数量的一半,即便只是四分之一、八分之一,这个项目也能在奥运会中占据稳固且不可动摇的地位。

实际上,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我国从长远的战略目标考虑,成立了负责向全世界推广汉语的“国委会”。目前已经在 88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282 所“孔子学院”以及 272 个“孔子课堂”。当下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达到了 4000 万。汉语如此难都能得到推广,那我们为何不能在“孔子学院”里增设一个“武术(功夫)系”或者“乒乓球系”呢?再者,援外的老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乒乓球基础,并且要随身携带一些乒乓球器材,这样就能在当地培育小乒乓球爱好者。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之后,再结合“养狼计划”的其他措施,试想一下,几十年后我们的乒乓球事业将会呈现出怎样的前景呢?

笔者认识一位曾在日本筑波大学营养系任职的铃木主任。20 年前,正值日美农产品贸易摩擦激烈之时。他认为,日美贸易中存在农产品逆差,原因在于美国向日本倾销牛肉,却不购买日本出产的大米。基于此,这位老教授向政府申请了一笔专项经费,购买了 100 个电饭锅,前往美国推广“大米饭”计划。他还举办讲座,上电视等,以此来宣传吃大米的益处。结果暂且不论,仅这种为国家分担忧虑的精神以及埋头苦干的坚韧劲头,就值得我们去敬重和学习。在我们推行“大乒乓球”战略的过程中,是需要这样的人的。

现在我们在海外有很多留学生,其中有不少是乒乓球爱好者,也有一些是受过一定训练的等级运动员。实际上,拥有乒乓球的一项特长,一方面在报考大学时能够获得加分,另一方面还可以依靠这个本事来解决部分生活经费的问题。

总之,有很多道路都能通往罗马。要在全世界广泛普及乒乓球运动,存在很多切入口,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具备这样的眼光以及是否有这样的决心。

本文作者中,李世铭是前国手李隽,同时他曾担任八一体操队领队;叶佩琼是我国第一代乒乓球国手,她是现国家女队教练李隼的母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23 11:52 , Processed in 0.1001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