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回复: 0

高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与政策优惠全解析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489
发表于 2025-3-10 23: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人对高家高新技术企业不太了解,所以小编特地整理了这份资料。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具备哪些条件”以及“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能享受哪些政策优惠”这两个方面来为大家科普。对于企业而言,要达到怎样的条件才能够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包含门槛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门槛性指标属于必要条件,意思是只要有任何一个条件未能满足,就无法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门槛性指标包括以下六项

一、年限规定

企业注册创立需要 365 个日历天数及以上。“当年”“最近 1 年”以及“近 1 年”所指的是企业申报前的 1 个会计年度;“近三个会计年度”指的是企业申报前连续的 3 个会计年度(不包含申报年);“申请认定前 1 年内”指的是申请前的 365 天之内(包含申报年)。

二、知识产权规定

不掌握知识产权的公司不能被评定为高新技术公司,这就是一票否决制。

两级分层制使知识产权的范畴得以增大,将国防专利权、国家新药、中国一级中药保护种类等纳入其中,这样更加科学合理,对涉农、涉医药业等特殊行业的公司有利。两级分类的方法综合考量了不同知识产权的价值、创新性规定以及受权审核的严谨程度等多方面,这有助于相关行业的公司充分利用其知识产权,并科学合理地保持高新资质。两级区分的目的是,I 类知识产权在有效期内能够多次使用,且使用次数不限;II 类知识产权则仅可以使用 1 次。

排他性权属有规定:要在我国境内获得授权或审核审定,并且处于中国法律的有效保护期内,同时知识产权专利权人必须是申报公司,这样的知识产权才可以用于高新技术公司的评定。在申报高新技术公司时以及高新技术公司资质存续期间,如果知识产权有多个专利权人,那么只允许一个专利权人在申报时使用。例如,集团公司内的关联企业不能通过共享的方式分别为申报高新资质。

所谓主导产品(服务),是指在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当中,存在着从技术方面起到主导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并且其收益总和在公司同一时期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益里不低于 50%的产品(服务)。

知识产权相关技术在技术层面上对其主导产品(服务)起到了主导性的支持作用。 知识产权的技术对其主导的产品(服务)在技术方面起到了主导性的支撑作用。 有关知识产权的技术从技术角度对其主导的产品(服务)起到了主导性的助力作用。

申报评定时,专利权的有效性以企业在申请评定前获得授权证书或受权告知书且能提供缴费收据为依据。该规定明确了专利权等有效性的评定标准为书面证明资料。受权告知书在专利权有效性证明方面的力度比授权证书弱,然而缴费收据能起到强有力的辅助作用。

《工作指引》充分考虑到知识产权获得的难易程度等原因,对时效性规定进行了减弱。总体而言,按Ⅱ类评价的知识产权在申报高新技术公司时,仅能使用 1 次;而对于 I 类知识产权,没有使用次数的限定,在专利有效期内可以多次使用。



三、主要产品(服务)关键技术的领域要求

公司的主要产品(服务)所依赖的技术起到主导扶持作用,这些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所要求的范畴。

四、对高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百分比要求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益比例指的是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益与同期收入总额的比值,且该比值要求不少于 60%。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益分为两类,主要是公司通过研发和相关技术革新活动所取得的产品(服务)收益与技术性收益的总和。对公司取得上述收益起主导扶持作用的技术应属于《技术领域》要求的范畴。

这其中,技术性收益包含:

转让技术收益指的是公司通过技术交易以及转让技术这两种方式,将其技术革新成果进行转化后所获得的收益。

公司承担市场各方面委托的研究开发工作、中间试验以及新产品开发,由此所取得的收益即为接收委托研究开发收益。

技术服务收入:公司通过自身的人力、物力以及数据系统等,为市场和公司外的消费者提供技术资料、技术服务,进行市场评定、工程技术项目设计、数据分析、测试分析以及其他各类服务,从而获得的收益。

界定收入总额,收入总额包括收入总额减去免税收入,收入总额与免税收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所得税法》(以下称《公司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称《实施条例》)的规定进行计算。

五、科研人员与员工总量的比率规定

《管理办法》规定,高新技术公司中担任研发和有关技术革新活动的科研人员,其在公司当年员工总量中的占比不低于 10%。《工作指引》明确了工作人员统计的相关规定:一是取消了科研人员与研发人员的区别;二是取消了对科研人员的学历限制;三是明确了科研人员和员工总量的统计范畴;四是明确了具体的数据分析方法。

如果年中营业或停止经营活动,就以实际经营期作为缴税年度来确认以上有关指标。



企业职工总量包含公司在岗人员、兼职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对于在职人员,可通过公司是否签署劳动协议或交纳社会保险费来进行辨别。兼职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全年在公司总计工作需 183 天以上。并且,员工总量的统计要将科研人员包含在内。

公司科研人员的范畴包括:直接从事研发和有关技术革新活动的人员;主要从事研发和有关技术革新活动管理的人员;为研发和有关技术革新活动带来直接服务的人员。这些人员包含在岗人员、兼职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且总计工作时间在 183 天以上。

六、研发支出规定

企业研究开发花费占比指的是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若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则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的科研开发花费总金额与同期销售额总金额的比值,这里要注意的是,此占比是总金额占比,而非分年占比。

《管理办法》规定:

近期 1 年的销售额在 5,000 万元以下(包含 5,000 万元)的企业,其占比不少于 5%。

近期 1 年的销售额处于 5,000 万元到 2 亿元这个范围(包含 5,000 万元和 2 亿元)的企业,其所占的比例不少于 4%。

近期1年销售额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占比不少于3%。

企业在我国境内做好的科研开发花费总金额在所有科研开发花费总金额中所占的比例不少于 60%。其中,需注意销售额为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之和。

以独立开发活动为基本单位,就省去了使用花费分摊机制的繁琐。企业要对包含直接科研开发活动以及可计入的间接科研开发活动所产生的花费进行核算,并且要填报《高新技术企业评定申请书》中的“企业年度科研开发花费结构统计表”。企业应当依据《企业年度科研开发花费结构统计表》来设立高新技术企业评定专项科研开发花费辅助会计账户,同时要提供相关的凭证和统计表,并且按照要求进行会计核算。

研发支出的核算范畴包括:工作人员的人力花费;直接支出的花费;折旧费用以及长久待摊费用;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校花费和试验花费;委托外部科研开发的花费以及其他杂费。并且其他杂费不得超出科研开发总费用的 20%,这些其他杂费包含技术性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开发保险费,开发成果的检索、论证、审查、评定、验收费用,知识产权的申请费用、注册费、代理费,会议费、差旅费、通讯费等,这些其他杂费所占比例有所提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15 19:32 , Processed in 0.1265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