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回复: 0

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提升市场化经营水平与高质量发展策略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321
发表于 2025-3-12 04: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化国有企业的劳动制度改革,这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对完善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深化国有企业的人事制度改革,同样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化国有企业的分配制度改革,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已获一定成果,企业市场化经营水平在持续提升。然而,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处理。例如,改革的系统性与整体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治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部分企业锐意改革的文化氛围还不够深厚;企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缺乏配套资金等。要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就必须要加强整体方面的谋划。可以通过进行系统的设计来推进改革,以此激发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动力。

用系统思维来进行改革设计。国有企业的三项制度改革并非相互孤立,而是相互关联且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涵盖了企业各级管理岗位的设定、定岗定编、人员的选拔、组织的重构、岗位的考核与淘汰以及薪酬和工资福利等诸多方面。所以必须树立起系统思维,对改革的各个方面进行全盘考量。当下,部分国有企业在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还欠缺整体的设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国有企业整体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的能力:加强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培训;聘请专业机构协助设计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整体方案。



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是长期性系统工程,需要有科学的改革评价机制,通过该机制对改革进行动态评价,以此来保证改革能科学有序地推进。这要求科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要能反映不同地区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和成效。这样就能对不同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进展作出科学评价,并且把它作为公司绩效考核标准之一,以推动三项制度改革真正落地。

企业治理机制需要加以完善。从实际情况来看,治理机制存在不健全的问题,而这正是导致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无法到位的一个直接因素。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来完善企业治理机制,能够扩大国有资本授权经营范围,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定位,进而增强企业行权能力;要完善国有企业董事会运作机制,把国有出资人意志切实体现在公司治理当中;需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和市场化退出机制,以及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行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还要加强对企业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等方面的评价,以此提升企业治理水平。

营造有益于改革的文化氛围。一些企业存在着不利于改革创新的陈旧思想观念,破除这些观念,是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增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活力的必然需求。其一,借助开展企业文化大讨论等形式,促使企业员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企业文化实现创新发展。一是对企业文化进行客观的评估。二是要积极地弘扬那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先进企业文化。三是要革除掉落后的企业文化。四是要培育出具有自身特色且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五是要推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二是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增强员工的使命感,激发员工改革创新的热情,为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构建对改革有利的财税支持机制。“僵尸企业”进行出清,“三供一业”(包含供水、供电、供热以及物业管理)进行分离移交,在离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职工安置、改制重组、破产清算等问题,这些问题是阻碍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顺利推进的难点所在。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这样能帮助国有企业化解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短缺等问题,从而为三项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的保障。

(王世权 作者为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15 12:24 , Processed in 0.0752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