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回复: 0

2024年一线城市房价预测:自住人群购房最佳时机分析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129
发表于 2025-3-21 14: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品 | 搜狐地产&焦点财经

作者 | 王泽红

当下楼市处于底部徘徊状态,其脉冲式表现较为显著。未来的大趋势是明确的,在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一线城市的房价肯定会向上发展,但上涨幅度不会很大。

今年四季度期间以及明年上半年这段时间,对于那些以自住为目的的人群来说,是一个适合买房的好时机。张波作为 58 安居客研究院院长这样说道。

11 月 1 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有相关数据。10 月份全国商品房成交情况,同比实现增长,环比也实现增长。“银十”变成了“金十”,这种情况是从 2007 年开始起,首次出现“银十”超过“金九”的现象。

一线城市尤其如此。上海、广州、深圳在 9 月底相继发布了楼市新政。新房的成交实现了爆发性增长。二手房的成交也实现了爆发性增长。10 月的成交量增长极为惊人,超出了预期。

一个月内,北京二手房的成交数量超过了 2.25 万套,创造了 19 个月以来的新高;上海的成交数量达到了 2.37 万套,都突破了 1.5 万套的荣枯线;深圳卖出了 2.1 万套房子,新房的认购数量超过了 1.3 万套,新房的网签量创下了近 35 个月的新高;广州的新房销售数量翻了一番。

从这个成交态势来看,一线楼市是否已经触底并开始回暖呢?购房者的心理出现了哪些变化呢?房价是否已经构筑底部了呢?当下是否是买房的合适时机呢?一线城市的房价会上涨吗?在一线城市楼市新政满月的时候,搜狐财经连线了张波,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

以下为搜狐财经与张波对话精编

从成交量来看

一线城市楼市已触底回暖

搜狐财经称:从 9 月底开始,一线城市的新房以及二手房的成交出现了大幅上涨的情况。特别要指出的是二手房方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几个城市都一起突破了荣枯线。从这样的成交态势来进行判断,一线楼市是不是已经触底并且开始回暖了呢?

张波说,首先,楼市存在所谓的底部。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底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板块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同一个板块内部的不同项目也有差异。

如果有人对你说当下就是底部且可以去买,那这种话完全不必听。当下的楼市和过往不一样,各个城市不会一起上涨或一起下跌。现在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存在差别,而且一线城市内部也有差异,千万不能对市场做一概而论的判断。

其次,从整体方面来看,市场有了回暖的迹象。一线城市在 10 月,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大幅上升,比 9 月明显要多。特别是深圳,新房成交量的增长态势十分显著。从成交量这个角度来看,能够判断当下已经出现了触底回暖以及止跌反弹的迹象,预计 11 月和 12 月很有希望继续保持这样的态势。

临近年底,开发商到了完成销售任务和冲业绩的节点,此时打折促销的新房项目会增多,这会带动成交量上涨。而二手房市场每年四季度比较冷,成交量会有所下滑。不过,从新房和二手房整体来看,一线城市在今年四季度呈现出触底回升的态势。

搜狐财经称,从一线城市 10 月的成交量方面来看,广州和深圳的新房成交量比二手房要高,然而北京和上海的情况却与之相反,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逻辑呢?

张波称,深圳的新房成交量有比较明显的增长,二手房成交量也有比较明显的增长。深圳在一线城市当中复苏最为明显,原因是此前跌得较多,房价回调力度也大。部分小区的跌幅甚至在 40%以上,正因如此,房价下降的空间越大,后续回升至正常价格的动力也就越强。



北京的二手房和上海的二手房,市场的议价空间较大。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在北京和上海,现在换房的需求非常集中。这就首先需要把自己手中的房子卖掉。对于这类人群来说,卖得便宜些是没关系的,只要看到自己想买的房子也便宜了,就愿意以便宜的价格把手中的房子卖掉。

对于上海和北京来说,换房存在一个难度,那就是并非想买的新房都能买到。以北京为例,在五环内,新房项目数量很少;上海也是如此,在中环以内,能看中的房子价格非常高。这就导致北京和上海的改善人群,很大一部分只能在二手房层面来满足需求,他们所购买的改善房也是二手房,所以二手房的成交量比较明显。

广州有所不同。换房时,有更多可供选择的新房产品。广州的新房销售情况较好。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70 - 90 平方米的房子能够造出“四室”。这并非是开发商把每个房间做得足够小,而是得房率可以超过 100%。

不要指望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

这是不可能的

搜狐财经:从目前来看,房价是否已经筑底?

张波说,人的心理通常是这样的,在卖东西的时候会担心卖得太便宜,而在买东西的时候又会担心买得太贵,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过我要着重强调一点,千万不要期望自己能够刚好买在最低点,也别指望能刚好卖在最高点,这是不现实的,这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罢了,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有极个别的人或许能够碰巧踏准时机,但如果群体都能在高点卖出、在低点买入,那谁来在高点接盘呢?所以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有换房的需求,那么就不用在意是在高点卖房还是在低点买房。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对于真正有换房需求的群体来说,很少有人会在卖房之后,租房住上三五年再去买房,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极小,是不可能一直等待的。大多数情况下,卖房之后在两个月之内就一定会再次买房,这是正常的换房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两个月之内房价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就不会产生比较大的损失,也就没什么影响。因为当房价卖得便宜时,再买也会便宜;而当房价卖得贵时,再买也会贵。

所以换房群体不要过于关注当下所处的节点。更为重要的是,自身是否确实存在换房的需求。尤其是那些与学区相关的换房需求,很多人在结婚时并未考虑学区这一因素,而当孩子出生需要上学时,就会产生换房的想法。这类需求需要格外谨慎,因为学区政策在各个城市,包括一线城市都在进行调整。

第二类较为明显的换房需求是用小房子换大房子。我们从线上数据中可以清晰看到,在 10 月份的新房和二手房搜索中,寻找“三室”户型的占比一直在持续提升,每个月提升的比例都处于 1%到 2%之间。

第三类换房需求为“降级型换房”,其数量不大。这类家庭之前或许居住在三室或四室的房子里,以五六十岁的人群居多。然而,随着子女成家立业并搬离单独居住,他们觉得住大房子的意义不再重大,于是便返回去换小户型的房子。在此过程中,他们手中还会多出一笔钱,可用于灵活配置自用。但这种需求的占比并不高。

所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匹配不同的住房户型,这是最合适的。

最后一类需求是投资人群,他们想要把手里的房子变现。这类人群实际上更注重当下房价是否处于最合理的区间状态,以及资产处置收益能否达到最大化。

这类人群,我的建议是房价不会再有所谓大涨的行情,即便一线城市也是这样。房价主要以维持稳定为基调,每年会有上涨,但上涨幅度肯定不如以前那么高。若秉持此观点,卖房只是为了落袋为安,那么今年卖和明年卖的价格不会相差太大。

投资人群可考虑另一类收益,即把房屋出租。若租金低于 1%,建议直接卖掉房子获利;若租金收益率在 3%以上且租金持续稳定,可考虑长期持有。

搜狐财经询问:从您的视角来看,10 月的成交达到了新的高度,那么购房者的心理产生了哪些改变呢?

从当下购房者的心态来讲,改善人群在购房方面更加坚定。当下市场中最为犹豫的一批人是首套置业者。因为对于改善人群来说,他们所付出的只是差额成本,从 90 平升级到 120 平,只需支付 30 平方米的房价;而首套置业者则不一样,他们一入手就需要将所有的钱投入进去,这会变成一大笔的投入。

此外,首套置业者会有担忧。他们担忧未来的工作是否稳定。因为这类人群大多较为年轻,刚进入职场大约三五年,最多不超过十年。而改善人群基本上在职场已经超过十年,他们的工作相对会稳定一些。

人群对房价敏感,因为他们有明确的买房需求。首套人群对房价也敏感,不过他们更多是对房价大趋势敏感,同时也关注自己的工作和收入是否稳定。

当下出台了许多利好政策,然而这些政策尚未使所有购房群都拥有特别坚决的信心,只是让一部分人在当下能够更坚决地入场。

楼市目前在底部徘徊



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是买房好时机

搜狐财经:当下是买房的合适时机吗?

张波说:你不可能买到最底部。因为在最底部时,大家的信心最差,不会入场,因为觉得它还没到底部。然而,当它开始回升且知道是底部时,基本已经错过那个点了。所以,不要去想着买在底部这件事,越想越买不到底部。

如果一定要进行定义,我觉得现在处于底部徘徊的阶段。徘徊意味着有上升也有下降。这一轮的调整和以往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以往的涨跌情况非常清晰,涨就是涨,跌就是跌,而在这一轮调整中,会出现停顿,出现上下不定的情形。

这一轮调整,其表现脉冲式特征十分明显。去年取消“认房又房贷”政策后,成交量开始回暖,随后又出现下跌。今年 517 新政之后,成交量再度上涨,甚至不少城市的房价也有所上升。然而到了 7 月、8 月,成交量又开始下跌。到 9 月底,成交量又开始回升。所以整体呈现出脉冲式的态势,反映在当下就是市场处于底部徘徊的状态。

在底部徘徊阶段,未来的大趋势是明确的。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一线城市的房价肯定会往上走,不过走幅不会太高。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对于自住的人群来说,这是一个买房的好时机。

在当前的环境中,如果所看中的房子能够议价 5%到 10%,我觉得这基本上就接近底部了。因此,与其去判断当下的市场是否为底部,不如去把相关的功课做好。所谓的功课是什么呢?就是了解想要购买的区域的成交价格是多少,成交量的情况如何,挂牌量的高低怎样等,接着锁定意向的小区或房源。

以上海为例,整体房价未涨,二手房甚至在下跌。然而,徐家汇的东方曼哈顿等项目,其二手房房价却在上涨。所以,一直等待是没有用的。大趋势或许没有上涨,但如果是你想要购买的小区,因为位置较好且挂牌量减少,价格就可能会上涨。

真正有购房需求的人,不要只关注大趋势的涨与跌。他们需要紧盯自己想要购买的区域,甚至要关注具体的楼盘或项目。

搜狐财经:一线城市的房价,会迎来一波上涨行情吗?

张波认为不用对其关注过多。若房价每年涨幅约为 2%,将其与存款利率对比,基本就等同于没涨。比如有一套 100 万的房子,每年涨 2 万,这与银行存款收益大致相当,并未形成真正的超额回报。

一线城市未来房价会上涨,我觉得会比贷款利率水平略高一些。别期望能像 2015 年那样,一年上涨 30%到 40%,这种情形不会再度出现。

搜狐财经称,当下存在一些迹象。住建部近期提出了 100 万套棚改货币化。存款利率再次下调之后,“老破小”受到了很大追捧。因为“老破小”既能够博取拆迁的机会,又能够赚取租金。对于这件事,您持何种看法呢?

张波称,这件事的前提在于哪些房子会率先被拆除。其一,是自主动迁意愿较为强烈的小区;其二,是小区自身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安全隐患,这类房子确实非常老旧,至少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之前,属于所谓真正的老破小,然而这类房子通常也没有人购买。现今比较抢手的“老破小”,大多是 1990 年之后建成的房子,房龄大概在 30 年左右。

可以去博拆迁,然而时间成本是不可控的,其时长可能会很长,有可能是三年,有可能是五年,还有可能是十年。并且,拆迁所带来的收益,不一定能达到预先的期望。因此,我个人是不建议购买“老破小”来博拆迁的。

搜狐财经称,9 月底新政出台之后,许多房企以及楼盘项目取消了折扣,或者进行了涨价的宣布。其中包括近期又有楼盘宣布从 11 月 1 日起开始涨价。从您所了解的情况来看,这到底是一种引流的噱头呢,还是真正的涨价呢?

张波表示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观点,那就是如果是在房价方面采取行动并且宣称要上涨的话,百分之九十九都只是噱头而已。项目方会首先对房子进行价格方面的处理,接着再使房价上涨。

如果房价没有上涨,然而隐性成本却在增多,那么这也是一种真正的涨价情况。比如“茶水费”,目前有一些项目确实存在“茶水费”这种现象,只有这种情况才是所谓在严格意义上真正涨价的项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15 04:28 , Processed in 0.1055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