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回复: 0

中国举重在力量项目中立足的原因及举重蕴含的价值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153
发表于 2025-3-29 11: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奥运会的各个项目都在对不同的人体极限发起挑战。基础大项田径和游泳在速度方面展现出了勇往直前的态势。技巧类项目体操和跳水等则将柔韧平衡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球类运动在团结协作的过程中追求着精湛技战术的极致境界。举重作为力量项目的集大成者,是一个能够探寻人类形体和力量的雄壮宽阔极限的项目,最能突出奥林匹克精神中“更强”的精髓所在。

中国举重能够长期在欧美选手更擅长的力量项目上占有一席之地,靠的是什么呢?为什么中国举重大力士们在境外会拥有众多的追随者呢?仅仅几张背肌图片就能在境外社媒上引发尖叫,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你有健身的想法,家里应当准备一副哑铃。倘若你渴望强壮,家里最好配备一副杠铃。只有当你切实地体验到身体蕴含力量的那种感觉时,你才会明白什么叫作脱胎换骨。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举重属于全身运动。在杠铃沿着身体曲线向上移动的过程里,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需发挥作用,对爆发力、最大力量以及协调性等方面的要求,一个都不能少。

举重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它起源于古代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埃及有举沙袋的运动,古巴有举石的运动,中国有举鼎、石担等运动,这些运动距今已有 4000 年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举重大力士,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就是一位举重大力士,他曾经能够力举千斤闸。大名鼎鼎的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霸王扛鼎的美名世代流传。三国时期的吕布、典韦、许褚、关羽,隋唐时期的雄阔海、李元霸、罗士信,《水浒》里的武松、鲁智深等,均为力量型高手。在古代武举考试中,力量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考核内容,其中最重的巨石达到三百斤。现代举重运动起始于 18 世纪的欧洲,英国伦敦的马戏班经常会有举重表演。19 世纪初,英国成立了举重俱乐部。1891年在伦敦皮卡迪里广场举行了首届世界举重锦标赛。

举重在第一届夏季奥运会时就被列入比赛项目。1920 年第七届奥运会起,举重比赛开始依体重分级别进行,体重级别的设置曾多次调整。举重比赛方式在历史上有个沿革过程,从最初的单手举,到双手举、举哑铃,接着是单手抓、挺举以及双手推、抓、挺举等。1976 年奥运会起,举重比赛开始只进行抓举和挺举两项。2000 年开始,女子举重进入奥运会。

举重比赛的杠铃包含横杠、套筒、卡箍、杠铃片等部件。男子的杠铃杆重 20 公斤,女子的杠铃杆重 15 公斤。杠铃片有大小之分,红色的大片重量是 25 公斤,蓝色的大片重量是 20 公斤,黄色的大片重量是 15 公斤,绿色的大片重量是 10 公斤,白色的大片重量是 5 公斤。小片同样按颜色来划分,其公斤数均为大片的 1/10。比赛依循抓举、挺举的先后顺序展开。在每场比赛中,运动员拥有 6 次试举的机会,其中抓举有 3 次试举机会,挺举也有 3 次试举机会。

举重“误区”多健身效果好

多年来大众对举重项目存在诸多“误解”。他们认为举重会把人压矮,还会让人练胖。同时,他们觉得举重是一项危险的运动,容易给身体造成严重损伤。此外,他们还认为举重运动员生活很苦。

其实,举重训练与其他体能、力量类项目相比,并不残酷,并且还带有一定的乐趣。举重属于无氧训练,它需要在短时间内提升训练强度,正因如此,它对人体承受力的考验就比较大。练习举重对人的力量增长有着巨大的帮助,因为力量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而举重能够引领和启发力量训练的技术和合理性。2023 年底,国家体育总局举办了一场国家队体能大比武。十余支队伍的 100 多名运动员参与了此次比赛。比拼的项目包含最大力量、爆发力、速度、灵敏、无氧能力、有氧能力等核心体能素质。在男、女总共 12 个单项中,国家举重队狂揽 7 个单项第一。由此可见,举重训练对提升体能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一些小级别的举重运动员看起来比较矮的原因是,教练在按级别选材时,会评估运动员父母的身高,特意挑选预估身高在特定范围的运动员进行培养,并非是因为练习举重才被“压矮”。实际上,很多运动员因练习举重,反倒成为了家庭成员中最高的人。许多举重运动员身形修长且匀称,肌肉线条也很美观。像中国举重名将杨哲、李大银等就是这样。说练举重会变胖,这完全是没有根据的说法。只有大级别选手,因为要维持体重量级,所以在观感上会显得较胖。中小级别举重选手的身材极为健美,他们在健身圈中都是“标杆人物”,比如石智勇。个别小级别举重选手,甚至在日常会被大众误认为是田径或者体操选手,像侯志慧就是这样。

举重训练并不危险。只要掌握一定技术且动作规范,注重力量训练,不盲目冲击超出自身负荷的大重量试举,就不会有危险。相反,适当的举重训练能够增加人体肌肉含量,能够强健骨骼,能够改善体质,能够纠正身体姿态,肌肉质量和力量的增加甚至能够对原本的伤患部位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国内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力量训练。许多大中城市都有举重和力量健身俱乐部。这些俱乐部的会员以白领居多。事实上,力量训练对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都很必要。老年人一旦失去力量的保护,身体素质和机能就会迅速下降。



举重比赛极具观赏性。力量在一瞬间爆发,给人带来的震撼和冲击力极为强烈。央视赛事转播数据显示,在国内外大型举重比赛期间,收视率常常处于高位。历届奥运会举重比赛都诞生过许多震撼人心的高光时刻,比如占旭刚、唐功红、谌利军等大力士上演“惊天大逆转”的那一举,这些一举成为了奥运史上的经典瞬间。

中国举重队——低调且强大的王者之师

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处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状况。1956 年 6 月 7 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上海市联队同苏联举重队进行的友谊赛中,陈镜开以 133 公斤的成绩打破了美国运动员温奇所保持的 132.5 公斤的男子最轻量级 56 公斤级挺举世界纪录,他也因此成为新中国首个打破体育项目世界纪录的运动员。直到现在,这仍是中国举重人的荣光时刻。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正值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进入全速发展阶段。这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恢复奥运合法席位后首次全面参与的夏季奥运会。曾国强、吴数德、陈伟强、姚景远斩获 4 金。举重运动员首次在奥运赛场上展现出中国力量。这又一次激发了民族精神。那个年代,每年都会进行“全国十佳运动员”的评选。这一评选能够点燃全民参与的热情,一张张选票如同雪花般从全国各地纷纷涌向北京。中国举重名宿吴数德曾 5 次获得“全国十佳运动员”的称号,他所获得的这一殊荣,与郎平、李宁等体坛巨星相比,丝毫不显逊色。作为激励青年人奋进的时代先锋,举重人是当之无愧的。

回望前两代举重人在历史转折点上创造出的辉煌战绩,新一代举重人开始接续奋斗。在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举重队有 8 人参赛,成功夺得 7 金 1 银。他们无愧于“梦之队”的称号,传承了光荣与梦想,彰显了责任与担当。自 1984 年开始到现在,中国举重队已经夺得 38 枚奥运金牌。

中国举重能够长期在世界举坛成为劲旅,凭借的是顽强拼搏、挑战极限以及科学训练。在每次世界大赛中,训练场边的摄像机都对准了中国举重队,并且一次次将科学训练的理念和方法传播到全世界:包含从热身牵拉到训练项目的设计,还有训练节奏与强度的调控,技术训练与力量、体能以及小肌肉训练实现一体化,放松治疗恢复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并相互配合。去年开始,巴黎奥运会的东道主法国举重队,两次跨越海洋来到中国。他们来中国是为了取经,接受中国教练员的指导。今年 5 月到 6 月期间,法国举重队在北京与中国举重队一起进行了训练,时间将近一个月。他们收获颇丰,甚至有法国队员在临上飞机前的三四个小时,都还舍不得离开,完成了最后一堂训练课。

巴黎奥运会举重项目“收视指南”

巴黎奥运会举重项目赛程与以往奥运会不同,以往奥运会一开赛就拉开战幕,而巴黎奥运会举重项目赛程排在后半段。巴黎奥运会举重项目自 8 月 7 日至 11 日在南巴黎竞技场 6 号馆举行。中国举重队将派出李发彬、石智勇、刘焕华、侯志慧、罗诗芳、李雯雯出战,他们分别在男子 61 公斤级、73 公斤级、102 公斤级和女子 49 公斤级、59 公斤级以及 81 公斤以上级参赛。李发彬、石智勇、侯志慧、李雯雯是东京奥运会冠军,他们在赛场上久战沙场且实力出众。刘焕华、罗诗芳是本周期新涌现出来的选手,不过他们两人上升势头很强劲,已经成为世锦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可以这样说,中国举重队有希望在全部 6 个参赛级别去冲击金牌,会全力担当起中国体育代表团争金的重要角色。

在能够夺得金牌的前提之下,哪些中国的大力士还有可能去触摸一下新世界纪录呢?这也是奥运会举重项目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看点。本周期世界举坛涌现出许多实力新星,不仅有中国选手。比如男子 73 公斤级的印尼选手朱尼安斯亚,男子 89 公斤级的保加利亚选手纳赛尔,女子 71 公斤级的美国选手里弗斯等。这些选手都是 03 年、04 年之后出生的,仅 20 岁出头就已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他们的目标是在巴黎奥运会举重台上称霸。可以预见,男子 73 公斤级在巴黎奥运会举重赛场可能会成为最精彩的一场对决。21 岁的朱尼安斯亚将会向 31 岁的两届奥运会冠军石智勇发起挑战。今年 4 月泰国世界杯赛上,朱尼安斯亚打破了石智勇保持的总成绩世界纪录。朱尼安斯亚比石智勇小 10 岁,且常年备受腰伤困扰。然而,这也使得石智勇迸发出了高昂的斗志,他要在巴黎奥运会上诠释永不服输、挑战极限的中国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15 05:21 , Processed in 0.1119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