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回复: 0

短视频中美食文化如何塑造多面立体的中国国家形象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057
发表于 2025-4-1 15: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艺观潮】

作者是舒笑梅,她是中国传媒大学的教授;作者还有董传礼,他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生。

近年来,新兴媒体得到了发展。短视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重要起来,它是获取信息的媒介,能记录生活,有助于社会交往,也是娱乐休闲的方式。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的当下,人与人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相互沟通极为重要。短视频中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议题。国外受众方面,以美食当作窗口,可向全世界展示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并存、自然世界与都市生活呼应的多面立体的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使中国在国际环境中获得更多话语权。

营造“加速社会”下的理想“慢生活”

2012 年,《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其收视率非常火爆。这使得美食纪录片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在此之后,《风味人间》《风味实验室》《早餐中国》《宵夜江湖》《沸腾吧火锅》等一系列深受用户喜爱的作品陆续出现。这些作品引发了美食纪录片的创作热潮。这种趋势产生影响后,美食题材在短视频领域表现突出。它凭借着高质量的原创内容以及社交属性,吸引了众多粉丝。同时,也创造出了可观的商业价值,并且把优秀的中国文化传播到了海外。

微信朋友圈里家人朋友会“晒出”家常饭菜。李子柒、滇西小哥等专业用户在生产内容的镜头下展示传统的乡村佳肴。热播纪录片《沸腾吧火锅》《早餐中国》《宵夜江湖》《人生一串》中呈现出种类细分的各色菜式。美食为何会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创作题材之一呢?其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的本能。美食题材影视作品的魅力在于以视听语言来展现食物的美感与美味。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创作者借助高清摄像、特写以及后期调色等方式,将食物的色彩和形状之美展现得极为充分,让受众在接受的过程中能获得视听觉、触觉以及味觉相互交织的“美”的体验。李子柒的视频具有古色古香的特点,其空镜记录下了川渝地区四季变换的山水风光。画面多选用偏冷色调,具有水墨画般的意境。挂着水珠的柿子,码放得整整齐齐的酸菜,吱吱冒油的腊肉,酥酥脆脆的彩色虾片,沾满糖霜的果脯,这些通过特写突出的食物细节,令人垂涎欲滴。日食记的视频弥漫着现代的气息。创作者通过对食物处理过程进行加速处理、运用镜头以及配合音乐,使整个过程充满动感。翻腾的土豆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

创作者相较于剧情类、旅行类、剪辑拼贴类等其他类型,能轻松找到美食题材的拍摄素材,且对资金和技术要求的门槛较低。创作者选取任何角度,都试图表达“热爱生活,好好吃饭”这一共同主题。这看似简单,却营造出了积极温暖的氛围,给用户带来了归属感和亲切感。短视频打造的诗意空间,能够让都市人释放现实生活里的压力,能够缓解“加速社会”所产生的焦虑,能够让都市人获得心灵的抚慰。

资料照片

资料照片



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风姿

美食短视频具备“短平快”的特性,它顺应了后现代语境下的互联网传播环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娱乐休闲、信息获取、社会交往以及消费购物的作用。其一,几分钟乃至几秒钟这样的“短”体量,能够满足网民碎片化的审美娱乐需求。其二,作品以视觉刺激为先,内容朴实且易于理解,顺应了“读图时代”用户的审美习惯,使得他们只需“望文”就能“生义”。首先,智能硬件设备和手机软件起到了加持作用。其次,即时的“快”制作与“快”传播得以实现,这使得根据季节更替、节日盛典和媒介热点迅速创作的作品能够广泛传播,也容易形成舆论热点。例如,李子柒制作的“春节年货”系列,以及滇西小哥根据应季花卉制作的“花料理”系列,都表达了中国顺应天时、道法自然的传统美食和节气文化。

美食短视频以中国八大菜系、各色小吃以及现代创新美食作为载体,它就如同一个能够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棱镜。不同类型的博主在表现美食时,其视角各不相同,对文化的侧重方面也各有特色。美食教程类博主注重将美食制作的过程还原出来;“美食 + 生活展示”类博主侧重打造出人们所向往的生活范式;以测评和探店为代表的体验类博主则满足了受众对于新奇美食的好奇心以及对相关咨询的需求。这些作品在展示美食时融入了对中国风俗习惯的展示,融入了对地理风光的展示,融入了对人情世故的展示。这些人文场景能唤起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仅如此,用户能根据视频学习烹饪菜肴,能尝试博主推荐的食物,还能转发、评论、点赞。这些做法在提升参与感和互动性的同时,又进一步增强了大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打造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亮丽名片

2021 年 1 月 25 日,李子柒刷新了由她创下的“最多订阅量的中文频道”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其订阅量达到 1410 万。办公室小野、滇西小哥、小颖美食、美食作家王刚等,他们在海外平台都拥有大量粉丝。美食类短视频能够跨越空间上的距离,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仔细分析后发现,成功出海的美食类短视频大多是默片式的。它们依靠人物连续的动作来进行叙事。动态的画面相较于文字和图片,更容易吸引用户的注意。作品中人物对话和字幕的叙事功能被弱化了,几乎不承担推进剧情的任务。即便海外用户不懂汉语,也能够大概理解视频想要表达的情节。文化存在差异,然而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能够跨越种族、地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美食类短视频通过美食来传递情感,视频里的人物制作美食,有时是因为自身对美好生活怀有向往,有时则是为了让自己所爱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与家人有亲情,与朋友有友情,与动植物能和谐相处,展现出自给自足、顺应节气、亲近自然、勤劳勇敢等主题,反映出中国人对人文、人本、环保等命题的理解。这种方式以情感人且潜移默化,唤起了不同文化个体的情感共鸣,引发了海外受众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散发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学的独特魅力。

中国短视频产业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接下来,要进一步坚持文化自信,在国际舞台上去展现中国的魅力,把中国故事讲好,将主流价值理念进行传播,这成为了短视频创作的重要课题。这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要塑造出繁荣发展、文明开放、和谐稳定的大国形象;微观层面要塑造出活力四射、锐意创新、积极上进的当代中国公民形象。从大的方面去关注,从细小的地方去着手,中国美食类短视频将会吸引更多的目光,从而获得更广泛且积极的社会影响。

(文章系国家广电总局“短视频与国家形象传播研究”成果)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22日15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15 01:41 , Processed in 0.09901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