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的区别:如何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经常听营养师和健身教练说,要增加有氧训练和无氧运动。到底何为有氧?到底何为无氧?这两种运动方式分别有怎样的区别呢?要学会避免交智商税!
什么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顾名思义是在细胞内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进行运动。
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长的运动。
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指的是强度低且有韵律性的运动。这种运动的时间比较长,大约 30 分钟或以上。它的运动强度处于中等或中上程度,是最大心率值的 60%至 80%。
什么是无氧运动
身体进行剧烈运动时,细胞处于“缺氧”状态,这种运动被称为无氧运动,且该时间段相对较短。
人体在进行超负荷运动时,会出现细胞内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或者细胞内的葡萄糖来不及通过氧气进行分解,于是就不得不依靠“无氧供能”。
也就是体内的糖被细胞用无氧呼吸分解产生能量,供给机体需要。
无氧运动的主要特点是:
短时间、运动剧烈、细胞无氧呼吸、利用爆发力。
无氧运动的持续时间较短。因为在进行无氧运动时,是由磷酸和乳酸系统来提供能量的,这种能量提供方式速度较快,但最多只能维持 1 分钟。
有氧/无氧运动不是独立存在的
https://img1.baidu.com/it/u=4091483409,264133782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6
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运动项目,它是无氧和有氧的不断切换。这种运动既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的锻炼,也需要进行爆发性的锻炼,还需要进行剧烈的锻炼,同时也需要有氧呼吸的持续供能。
所以,不能断言某项运动必定只是有氧运动或者只是无氧运动。这两种运动类型实际上是可以相互转变的。
一般来说,一个运动项目是先有氧后无氧
比如你进行 50 米短跑,全程所需时间大约为 9 秒。在这 9 秒之中,身体所储存的仅仅是刚开始准备跑步时吸入的那一口氧气。这口氧气还没来得及运输到各个细胞,更别说被利用了,而我们就已经抵达了终点。
细胞还没来得及进行有氧呼吸,运动过程已经结束。
短跑是一种短暂的运动,它剧烈且依靠爆发力,所以短跑是典型的“无氧运动”。
急速跑了 50 米之后,继续坚持跑(速度保持和原来一样),细胞会逐渐开始依靠有氧呼吸。
也就是说:身体不能长时间处于主要依赖于无氧呼吸的状态。
有氧、无氧的运动有哪些
有氧运动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含有氧操。
无氧运动
常见的无氧运动包括 50 米短跑;包括 100 米短跑;包括 100 米游泳;包括拔河;包括跳高跳远等这些短距离且需要爆发力的运动。
器械练习、举重投掷等需要巨大力量的运动。
最常见的结合有氧跟无氧运动的有:变速跑步、HIIT。
有氧和无氧运动的作用
减脂主要靠有氧运动
https://img2.baidu.com/it/u=3612661735,26542435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42
塑形、增肌主要靠无氧运动
但是,无论处于哪种情形,都需要有氧和无氧运动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氧运动——燃脂
大量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更有利于消耗脂肪,达到减脂的效果。
这个“长时间”指的是 20 分钟以上。并不是在运动刚开始时就不会消耗脂肪,而是在刚开始时主要以消耗身体内的糖原为主。
有氧运动——锻炼心肺功能
有氧运动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这就意味着需要利用肺部的呼吸系统。同时,有氧运动也需要心脏的血液循环系统高效运作。
长期进行有氧运动,那么用于运输氧气的毛细血管数目会增多,用于运输二氧化碳的毛细血管数目会增多,用于运输养分的毛细血管数目会增多,用于运输废物的毛细血管数目也会增多。
这些都是身体适应、变强的一个过程。
无氧运动——锻炼肌肉
我们的肌肉中肌肉纤维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肌肉增大变强主要是因为肌肉纤维变粗了。
无氧运动的作用在于使肌纤维受损。在恢复阶段,肌纤维会为了适应运动的强度而变粗变强。
无氧运动——提高神经中枢的反应能力
我们的每一根肌纤维都被运动神经元所控制,同时控制这些运动神经元的是我们的大脑和脊髓。
无氧运动需要肌肉细胞在短期内产生最多的能量。因此,无氧运动的过程就是锻炼神经中枢的过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