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15 03:56:12

拼多多与淘宝京东购买流程差异:拼购模式与低价商品的核心竞争力解析

拼多多在购买流程上与淘宝、京东有最大区别,它更倾向于“拼购”而非单独购买。其目标市场是下沉人群,所以商品大多为低价商品,核心竞争力也是“便宜”。

“拼购”在“购买”过程中引入了“多人”这一因素。这意味着,一个用户的购买行为,并非仅仅对应某一 SKU,而是对应另一个具体用户参与或发起的具体拼单。因为存在多个用户会影响一个拼单是否成功的状态,并且拼单本身具有时效性,所以在拼购时,加入者的购买决策更适合实时做出并支付,而不是延时支付。

试想一下,当你将一个拼单添加至购物车并决定之后购买时,这个拼单的状态是否需要被锁定呢?若锁定,对于发起者而言就会有掉单的危险,因为你随时有可能释放该拼单,这样就浪费了拼购时间,而发起者无法对其进行控制。若不锁定,那么你的订单随时可能被其他立即参与的用户拦截,从而导致你的加购行为变得预期不稳定。因此在拼购的业务流程中,购物车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机制。

其次,拼多多本身的定位对决策产生了影响。它强化了即时决策,同时弱化了“挑选比较”的场景。拼多多商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便宜”,这意味着品质和设计等因素并非重要方面,其受众也不一定会关注这些。对于拼多多的大部分用户而言,他们来到拼多多购买东西,预期就是能够买到便宜且可用的商品,至于商品是否品质最好、外观最好,他们很少会去在意。拼多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挑选标记的场景,并且通过各种限时类的促销方式来强化价格优势,进而催促用户尽量立刻做出决策并进入拼购。

以上两点,就是拼多多的核心业务流程里不需要购物车的原因。

目前的拼多多不只是有拼购,商品也不只是有低价 SKU,所以不能完全不考虑一般电商场景中的购物车问题。拼多多在“收藏夹”功能里增加了一个“合并支付”选项,此选项仅支持直接购买,不支持拼购。这看上去像是一个弱化且改名后的“购物车”功能。

时至今日,拼团早已不再仅仅是一种玩法,它已经成为了“便宜”的代名词。就像“百度”在搜索领域的地位一样,为了打下这一片江山,我们付出了如此大的努力,怎么能够轻易地拱手相让呢?

拼着买,价格才会便宜。拼团玩法是拼多多的根本所在,它代表着拼多多的战略方向,所以要触动这个根本并非易事。

对此,你怎么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拼多多与淘宝京东购买流程差异:拼购模式与低价商品的核心竞争力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