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发布,负债者权益保障全面升级
近日,国家正式把《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发布了出来。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网贷贷后催收的国家级标准。此标准的发布,意味着催收行业进入到了规范化的时代。对于负债人来讲,新的规定不但对暴力催收、骚扰等不良现象进行了约束,而且还从隐私保护、催收方式、投诉维权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了权益保障的水平。秀姐为你划重点,一文看懂负债人的利好变化!一、催收人员“门槛”提高,暴力催收成历史
1、严格筛选催收人员
新规明确以下几点:一是不得聘用有暴力犯罪记录的人员;二是不得聘用有严重不良信用记录的人员;三是上岗前需要进行培训;四是上岗前需要进行考核;五是上岗前需要签署保密协议。
2、禁止“以回款提成”考核
催收人员的绩效需要综合考虑合规性这一指标,需要综合考虑信息安全这一指标,需要综合考虑投诉率这一指标,要杜绝那种只以回款为论的激进考核方式,要从源头去减少暴力催收的动机。
负债人迎来利好消息:催收团队的专业性得到提升,恶意威胁以及辱骂等不良行为将会大幅度减少。
如有资金需求欢迎咨询!
https://img0.baidu.com/it/u=314248010,174700796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778
二、催收时间、频率全面受限,告别“夺命连环call”
1、禁止夜间催收
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每日从 22:00 开始到次日 8:00 这段时间内禁止进行电话催收和上门催收,以此来保障债务人的休息权。
2、每日催收次数受限
同一债务人每日进行语音催收的次数不超过 3 次,进行现场催收的次数不超过 1 次。并且在进行现场催收时,需要 2 至 3 人一同前往。同时严禁闯入私人住宅或办公区,要避免对债务人过度骚扰。
负债人的好消息是:生活秩序不会再被催收电话持续“侵扰”,工作秩序也不会再被催收电话频繁“打扰”,心理压力明显有所减轻。
三、隐私保护升级,债务信息不再“裸奔”
https://img1.baidu.com/it/u=732943343,169777937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10
1、严禁向无关人员泄露债务信息
催收的对象仅限于债务人本人。不得对其亲友进行催收。也不得透露欠款的细节(除非对方自愿代偿)。
2、数据安全强化
催收系统要符合网络安全二级标准,要对个人信息进行传输加密,要屏蔽显示个人信息,并且在还款后要立即销毁相关数据。
负债人的好消息如下:亲友不会再因为催收的事情而受到牵连;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有了大幅度的降低。
四、维权渠道更畅通,债务人“有话可说”
页:
[1]